计算机网络复习 - 无线和移动网络

IEEE 802.11 无线局域网

802.11 无线局域网架构:

802.11 无线 LAN 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基本服务集(BSS)

一个 BSS 包括:

  • 若干无线终端

  • 一个无线接入点 AP
    每个无线接口(终端及 AP)均有一个全局唯一的 MAC 地址

802.11 信道与关联:

802.11 将通信频段划分成若干信道,每个 BSS 分配一个信道:

  • 管理员安装 AP 时,为 AP 分配一个服务集标识符(SSID),并选择 AP 使用的信道

  • 相邻 AP 使用的信道可能相互干扰
    主机必须与一个 AP 关联

  • 扫描信道,监听各个 AP 发送的信标帧(包含 AP 的 SSID 和 MAC 地址)

    主动扫描:

    1. 主机广播探测请求帧
    2. AP 发送探测响应
    3. 主机从收到的探测响应中选择一个 AP 发送关联请求
    4. AP 发送关联响应帧

    被动扫描:

    1. 主机监听 AP 发送的信标帧
    2. 主机选择一个 AP 发送关联请求帧
    3. AP 向主机发送关联响应帧
  • 选择一个 AP 进行关联(可能需要身份鉴别)

  • 使用 DHCP 获得 AP 所在子网中的一个IP地址

802.11: 多路访问控制

802.11:基于 CSMA - 发送数据前监听信道。

特点:发前监听,边发边听(最小帧长),冲突避让(BEB)。

  • 避免与正在进行传输的其他结点冲突

802.11:不能像 CSMA/CD 那样,边发送,边检测冲突。

  • 无线信道很难实现:无线网络中,信号强度急剧衰减。

  • 无法侦听到所有可能的冲突:隐藏站、信号衰落

    例如:

    A-B、B-C 之间可以正常传输,A/C 之间有障碍物,遮挡了信号的传播,导致 A-C 之间的信号无法传输,若 A,C 同时和 B 传输数据,则会出现冲突。

  • 目标:避免冲突 CSMA/C(illision)A(voidance) (只能避免数据帧的冲突)

MAC 协议:CSMA/CA

sender/receiver 工作流程

802.11 sender:

  1. if 监听信道空闲了 DIFS 时间 then

    发送整个帧(无同时检测冲突,即 CD(collision detection)

  2. if 监听到信道忙 then

    开始随机退避计时

    信道忙,计时冻结

    当信道空闲时,计时器倒计时

    当计时器超时时,发送帧

    if 没有收到 ACK then

    ​ 增加随机退避的间隔时间

    重复第 2 步

802.11 receiver:

  • if 正确接收帧

    延迟 SIFS(< DIFS) 时间之后,向发送端发送 ACK (由于存在隐藏站问题)

802.11 利用帧间间隔时间的长短来区分数据的优先级,间隔时间越长,优先级越低。

例如,DIFS 比 SIFS 长,说明 数据帧(data)的优先级低于 ACK 的优先级。

如何实现冲突避免?

基本思想:

允许发送端 预约 信道,而不是随机发送数据帧,从而避免长数据帧的冲突。

  • 发送端首先利用 CSMA 向 BS(基站) 发送一个很短RTS

    RTS (request to send)帧仍然有可能彼此冲突,但 RTS 帧很短,

  • BS 广播一个 CTS(clear to send) 帧作为对 RTS 的响应

  • CTS 可以被 所有节点 接收

    可以消除隐藏站的影响

    发送端可以发送数据帧

    其他结点推迟发送

利用很小的预约帧,彻底避免数据帧冲突。

举个栗子:

802.11 MAC 帧